“十一”過后,烏海市疫情防控迎來了一次嚴峻考驗,10月12日烏達區“靜默”三天后,17日全市再次緊急實施封控管理……為了保證駐廠值守員工生活所需,烏達化工黨總支提前為員工準備了一些生活用品,這其中就包括剃頭推子。
10月25日,駐廠值守已近10日,一些員工頭發長了,工作時,被汗水浸濕的頭發緊貼在頭上、臉上,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,理發變成了一些員工的“當務之急”。
烏達化工黨總支得知這一情況后,立即發出召集“手藝人”的號召——老黨員李海寶自告奮勇當起了“理發師”,只見他拿著“工具”,動作嫻熟聚精會神地為員工服務,大家也熱情地稱他為“托尼·寶”。盡管“托尼·寶”的技術還沒有達到專業水平,不過總算解決了大家的煩惱。特殊時期,他的“消殺”服務也很到位,每理完一個,都會認真給理發用具、場地消毒。
遇到要“剃光頭”的員工,氯堿黨支部書記馬龍也會上手展示一下,看著他嫻熟的手法,不禁想到他家那位可愛的“小光頭”,一定是他的杰作。
義務理發看似“微不足道”,但切實體現了黨員的服務意識,滿足了員工需求,讓員工在駐廠期間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愛和大家庭的溫暖。